主 編:王秋鈴
執行編輯:王雅慧
重度溝通障礙的盛行率很難估算,因為各種不同的失能都可能導致溝通損傷,但Beukelman 和 Ansel (1995)估計,在美國約有1%人口的障礙程度需要AAC 的介入,Soto, Huer, 和Taylor (1997)也估算,美國在2020 年會有超過三百萬人會因其失能需要AAC 介入。在台灣雖未有相關的AAC 需求人口估算,但以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情形,需要AAC 介入的人口數應也會快速向上攀升,因此AAC 的議題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期電子報邀請蔡孟儒助理教授介紹「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及即將在明年元月舉辦的「2012 輔助溝通系統國際學術研討會」,希望各位先進與伙伴能共襄盛舉。
從「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談在台成立分會的必要性
蔡孟儒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出版各種與輔助溝通系統(AAC)相關的書籍(如,Communication Without Speech)與專業評審期刊「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另外,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每兩年舉辦為期八天的國際研討會議暨會員大會,過去幾年分別在德國(2006 年)、加拿大(2008 年)、和西班牙(2010 年),並計畫於2012 年在美國匹茲保舉辦此會議。
台灣約有107 萬具有潛在身心障礙者,包括視力障礙、聽力障礙、嗓音或言語障礙、自閉症、多重障礙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0)。楊熾康和鍾莉娟(2009)的研究指出,約有30 萬具有溝通障礙個案需要使用輔助溝通系統服務。而如何爭取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ISAAC)在台灣分會,讓國內輔助溝通系統發展與國際其他分會分享,顯著提升此專業的跨組織和跨國際研究,並改善國內輔助溝通系統(AAC)服務的環境及品質,是有其必要性。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王南梅 副教授、蔡孟儒 助理教授與東華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楊熾康 助理教授於今年初獲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輔助溝通系統國際化拋光計畫」,其主要目的則朝此方向推動。希望在國際化的目標下推動:一、 增加社會大眾、有特殊需求孩童的家長、及相關專業人員知道輔助溝通系統服務與其重要性;二、 成立訓練輔助溝通系統使用者互助團體,並舉辦活動;三、 鼓勵從事輔助溝通系統相關專業人員加入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並逐漸形成學術社群;四、 鼓勵學術社群將研究助溝通系統等相關議題成果發表於學術期刊;五、成立輔助溝通系統中文網站;六、舉辦國內國際輔助溝通系統會議以發表國內輔助溝通系統研究主題成果。
因此成立台灣輔助溝通系統中文網站(http://140.128.137.12:8081/about.aspx),並開放給所有輔助溝通系統使用者、其家屬、和專業人員免費申請帳號, 網站內容包括專業人員的交流、活動花絮、國內外輔助溝通系統相關網站、輔具新知、及輔助溝通系統相關碩博士論文等,希望藉由此網站與對於輔助溝通系統有興趣的專業人員在此平台作討論與分享。此外,邀約國際重要學者演講輔助溝通系統新知,例如2012年1月7日與8日於中山醫學大學舉辦「2012輔助溝通系統國際學術研討會」,講者包括美國新墨西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的Cathy Binger博士及任教於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Martine Smith 博士來台進行專業知識的分享等,都可以讓國內會員共享AAC新知。
Cathy Binger博士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Disorders) 溝通科學與障礙學系取得博士學位, 其著作“ Build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ith Individuals Who Use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1998)及“What Every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Audiologist Should Know about Alternative and Augmentative Communication”(2009)。Cathy Binger博士有許多著作,並擔任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發行的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期刊編輯顧問。
Martine Smith 博士於2004 – 2006 年擔任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主席,目前擔任國際聽語障礙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ogopedics and Phoniatrics,IALP)輔助溝通系統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發行的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期刊編輯副編輯,專書論述“Literacy and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此次研討會舉辦兩天,Cathy Binger博士將分享輔助溝通系統服務的相關議題,其中將特別針對: 受益於輔助溝通系統兒童概況介紹(Describe profiles of children who can benefit from AAC use)、輔助溝通系統選擇(Explore a range of AAC solutions that are available)、輔助溝通系統技術疑難處理(Troubleshooting techniques for when AAC intervention does not go as planned)、如何創造使用輔助溝通系統的使用(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language use via AAC)、及輔助溝通系統使用者的伙伴學習:教導如何支持輔助溝通系統的使用(Partner Instruction: Teaching others how to support AAC use)。Martine Smith博士將分享對於輔助溝通系統(AAC)使用的孩童其讀寫能力(literacy) 的介入- SCRAWL(S-Shared stories 、C-Comprehensions 、R-Rapid, recognitions、 A-Analysis and articulation、W-Writing、 L-Language, literacy, and literature)、 輔助溝通系統兒童在早期讀寫習得上所面臨的挑戰(Challenges of early literacy acquisition for children using AAC)、提升重度語障與肢障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讀寫學習(Enhancing literacy learning for children with severe speech and physical impairments in daily routines)、語彙與輔助溝通:語言和讀寫能力的基礎(Vocabulary and aided communication: a cornerstone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輔助溝通系統兒童讀寫能力的介入:SCRAWL的主要相關議題介紹(SCRAWL a path to literacy for children using AAC: Introducing key topics)、及應用SCRAWL架構於輔助溝通系統兒童的讀寫能力發展(Applying a SCRAWL framework in literacy intervention for young children using AAC)。
國內講者包括台中市愛心家園醫療復健團隊主任暨台中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長 曾淑芬語言療師與兩位國外學者一同分享愛爾蘭、美國及台灣輔助溝通系統的服務模式,將討論「愛爾蘭的輔助溝通系統的服務模式:挑戰多,解決方案少(AAC in Ireland: Many challenges, some solutions)」、「美國輔助溝通系統的服務模式介紹:學校輔助科技團隊(AAC in USA:Assistive Technology Teams in the Schools)」、及「台灣輔助溝通系統的服務模式介紹:以醫院、教育系統及機構服務為例(AAC in Taiwan:Examples of hospitals, education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及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傳愛大使和生命教育講師莊馥華分享「看見生命的成長與喜悅,輔助溝通系統使用18年的回顧」。
台灣成立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在台灣分會,是下一個我們努力的目標,希望能藉在地化的台灣分會成立,能積極地整合與提供國內輔助溝通系統及與其他國家接軌!希望台灣的專業人員能夠藉由參與此次的「2012輔助溝通系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的輔助溝通系統服務能提升與普及,更希望透過此研討會,專業人員能夠協助溝通障礙的個案能在其日常生活中,利用「說(speak)」來「控制」其環境。更進一步,加入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會員,讓世界各國看到台灣專業人員在輔助溝通系統專業與努力,更期待能落實台灣能成為國際輔助溝通系統學會(ISAAC)的分會成員。
參考文獻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2011). Chapters. Retrieved Novermber, 17 2011, from http://www.isaac-online.org/english/about-isaac/chapters
ISAAC. (2011). About ISAAC. Retrieved July 6, 2011, http://www.isaac-online.org/en/about/index.html
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0)。身心障礙者人數-障礙、縣市及年齡別。Retrieved November,15, 2011, from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3%E7%A4%BE%E6%9C%83
楊熾康 & 鍾莉娟 (2009)。台灣輔助溝通系統發展趨勢之探討。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特教通訊。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電子報第39期
發行單位: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協辦單位: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