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編:王秋鈴
執行編輯:王雅慧
近年來,教育部鼓勵大專生利用暑假到「海外築夢」,擴展視野,本系學生過去兩年分別藉此機會到美國和泰國實習,本期電子報邀請黃祈瑛同學分享她的海外實習經驗,也讓我們能一窺泰國聽語領域的發展現況。
參加泰國海外聽語實習之感想
(TAMIU Thailand Study Abroad Program)
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黃祈瑛 學生
審閱者: 王南梅 老師
我在今年暑假,參加了德州農工國際大學(Texas 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教育學院下「溝通科學與障礙系」所舉辦的海外實習計畫(TAMIU Thailand Study AbroadProgram Summer II, 2011)。首先我要感謝該系馬文蘭教授讓我參加他們的海外實習計劃,以及王南梅老師提供此訊息並鼓勵我參與這次的海外實習。另外,也要感謝劉麗蓉教授、陳小娟教授與從美國喬治亞州來的Dr. Logan 等諸位老師的帶領,讓我看到泰國的真、善、美,了解泰國聽語環境之現狀。
泰國近5 千萬人口,但其國內的語言治療師與聽力師卻不足百人,人數遠低於台灣,可想而之,是急需更多從事聽語行業的專業人員,為泰國人民服務。泰國目前只有一所位於曼谷的大學,設立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包括大學部與研究所。其大學部門與台灣相同,需就讀四年,但大學學歷的聽力師只能做基本的聽力檢查,像鼓室圖、純音聽力檢查等。如果要能進一步做電生理或是平衡功能檢查,需要有研究所學歷才可執行。另外,為因應語言治療師嚴重不足的問題,泰國有語言治療師助理,可以做簡易的語言治療,如構音治療。
與我一起實習的四位美國學生是來自德州農工國際大學(TAMIU)溝通障礙系(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Disorder)的大學部學生。他們的年紀與我相仿,為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到泰國後才知道,他們其實是墨西哥後裔,在家中主要語言是西班牙文,第二語言才是英文,因此他們非常能理解我無法用英文流利的溝通的情況,畢竟他們小時候也曾有過一段語言轉換困難的歷程。據他們的描述,美國語言治療師如果能流利的使用兩種語言,他們將被視為炙手可熱的治療師。在美國,西班牙文是除英語外,最多人口使用的語言。在美國南部,靠近墨西哥的區域,有許多來自中南美洲的移民,因此需要以西班牙文為主的語言治療服務,與我一起實習的這些學生未來在職場上,也會因為能流利的使用雙語的緣故,而成為美國人口中所說的”Hot Potatos”。
負責策劃此次實習行程者,是馬文蘭教授及其在泰國胞弟Maroonroge 先生,據說,他是泰國最早設立且規模最大的助聽器公司的負責人,其助聽器公司現正逐漸轉型成為聽語中心。該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包含助聽器的選配及販售、全國性的免費聽力篩檢服務、人工耳蝸的販售以及聽能復健中心建置與服務等等。這間公司的職員們,在不久前曾來台灣參觀過我們的聽語環境現狀,令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灣的人工耳蝸中心,以及為聽損兒童所設置的基金會。他們很羨慕在台灣的基金會中,設有聽損兒家長的支持團體,讓家長間有經驗和資訊交流的空間及環境,這也是他們想要達成的下一個目標。
這次實習的行程主要是跟著Maroonroge 先生的聽力篩檢團隊,做全國性的聽力篩檢巡迴。他們有兩輛聽力篩檢巴士,每輛巴士上有三間隔音室,兩輛篩檢巴士會分別巡迴到不同的地點做聽力篩檢。巡迴地點包含各地區的特殊教育學校及地方醫
院,有時候也會到大型工廠。聽力巡迴篩檢所做的檢查項目有耳鏡、鼓室圖、純音聽力檢查及平衡功能檢查等四項。到特殊學校替聽損兒童做聽力篩檢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測出他們的聽閾值,而是有些聽損學童的聽力損失程度只有輕度或中度,是有能力發展出口語的,但卻被誤置在聾人學校中,接受以手語為主的溝通訓練。在接觸到的這群孩子中,有些看到我們這群陌生人,會想嘗試用語音與我們溝通,看了令人很是心疼。因此,這項計畫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這些孩子配上合適的聽覺輔具後,讓他們能進入聽覺世界、開口說話。而到醫院提供的免費聽力篩檢,除了為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聽力檢查外,還為當地的民眾提供聽力保健的衛教。意即,所提供的服務不僅是檢查,更重要的是要為聽損個案說明他們現在的聽力狀況,和推薦可行的處置方式,這些資訊都需由專業人員詳細的說明。另外,現場還設置助聽器的小型維修站,提供助聽器的維修服務。如果是小問題,現場維修人員就可以馬上修好,如果是無法用現有的器材做調整,也會送回公司做進一步的檢查。
我們不僅僅在醫院做聽力篩檢,也有機會與當地的醫療人員做資訊的交流。在泰國中北部的一個城市-孔敬-出產泰絲相當有名的地方,我們參觀了孔敬大學附設醫院所屬的唇顎裂中心。從泰國東北部,延伸到寮國一帶,有許多唇顎裂的兒童。此中心的設置,即是為這群唇顎裂兒童提供服務,包括唇顎裂的修復手術,以及接下來的預後追蹤與語言治療等。我們很榮幸的被邀請參與他們所舉辦的一個語言夏令營(Speech Camp),該夏令營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偏遠地區的兒童能定期接受語言治療服務,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和這群正在等待做治療的兒童一起互動與遊戲。我覺得自己與美國學生最大的不同地方是,他們很懂得如何跟孩子們打成一片,即使語言不通,也能使用傳統兒歌,配上簡單的舞蹈動作做帶動唱的活動,或是利用團康遊戲的方式,讓兒童之間的氣氛活絡起來。我在美國學生與泰國兒童的身上,感受不到語言的隔閡,這部分確實是我需要學習之處。
這次的旅程讓我得到在課堂與教科書外不同的經驗,也深刻體會到聽力學的學識基礎還是要在課堂與教科書中學習建構,才能在臨床實作時游刃有餘。最後,泰國這次的水災相當嚴重,許多觀光勝地都遭洪水肆虐,誠心希望泰國民眾可以平安度過這次的災難,重新建立起原有的生活節奏,讓更多人體會到泰國之美。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電子報第40期
發行單位: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協辦單位: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